新闻中心/公司新闻
航天科工近两年任期经营业绩腾飞之军民融合
发布时间:2010-08-06 阅读次数:2627 信息来源:中国航天报
发布时间:2010-08-06 阅读次数:2627 信息来源:中国航天报
多型号导弹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盛典,自主研制的安保科技系统全程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、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驾护航,高科技系列应急救援装备在抗击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显身手……一次次完美的“亮相”,彰显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道路上赶超精尖、勇立潮头的大气魄。
以“军”为本 实力大展现集团公司总经理、党组书记许达哲经常说,完成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任务是我们的首责,完成任务时限“后墙不倒”。“军”中无戏言!唯有感知使命的光荣与艰巨,方能百折不挠、实现超越。航天科工广大干部职工正是凭着这种“破釜沉舟”的气概和钢铁般的意志,奋力拼搏,攻坚克难,圆满完成了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任务,实现综合实力和水平的大踏步提升。
三年来,由集团公司研制的多项国家重点型号任务取得重大进展,飞行试验成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,计划任务完成率显著提升,新型号立项逐年增加,适应军地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要求的技术保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。
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盛典上,集团公司研制的11型导弹武器和多种型号装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,扬我国威、壮我军威,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。这11型导弹武器均为我国自主研制,既有可以垂直发射、全方位拦截来袭目标的新型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,也有新型中远程地地导弹,还有主要用于精确打击敌纵深内重要目标的新型陆基巡航导弹。这些导弹武器系统及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部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
作为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单位,航天科工始终坚持以航天防务为基业,导弹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一直处于领跑者的地位。现已基本形成了完备的航天防务装备体系,建立了完整的各类导弹武器系统技术开发和研制生产体系,大幅提升了核常兼备、近中远结合、多类型战斗部、精确制导的地地导弹武器系统和亚超结合、多平台、中远程、多种精确导引方式的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发生产能力,形成了全空域、多平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发生产能力,其产品初步构建起一个种类齐全、技术先进的中国导弹防御体系。
以“民”为先 产业大提速三年来,集团公司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,化“危”为“机”、“危”中寻“机”,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,全面推进军民结合产业,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,取得显著成效。
自2007年起,集团公司民用产业收入首次超过军用产业,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主业板块的集聚效应明显放大,占民用产业比重已达到50.3%。以防伪税控系统、卫星应用、测控技术和安保科技工程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稳步发展,卫星应用产品收入规模2009年比2006年增长4倍以上;以特种车和汽车零部件、应急救援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规模,特种车、改装车的收入2009年比2006年增长近3倍;电力、电子元器件和紧固件等工业基础件收入规模2009年比2006年增长4倍以上。
加快产业园区建设,发挥其特有的地域优势、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,成为集团公司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。目前,湖北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投产,以特种车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系列化、规模化;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项目中高新材料基地已开工建设;贵州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的万吨生物质柴油项目顺利投产,石油高端特种电机项目已开工建设;江苏、沈阳等地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。
三年来,航天科工高度重视军民结合项目的技术创新,积极推动军用技术成果转化,军工优势产品孵化培育喜见成效,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贡献突出。二院安保科技系统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、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庆典、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,仅2009年,新签合同就达到10亿元。九院摩托艇项目实现了产业化,重型平板车、矿山专用运输车打开了国内市场,替代了进口产品,并规模化进入国际市场。
目前,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中,民用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单位已达12家,其中超过20亿元的单位达到10家,这12家单位民用产业收入已占集团公司民用产业收入的94.6%。
来源:中国航天报-中国航天新闻网
以“军”为本 实力大展现集团公司总经理、党组书记许达哲经常说,完成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任务是我们的首责,完成任务时限“后墙不倒”。“军”中无戏言!唯有感知使命的光荣与艰巨,方能百折不挠、实现超越。航天科工广大干部职工正是凭着这种“破釜沉舟”的气概和钢铁般的意志,奋力拼搏,攻坚克难,圆满完成了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任务,实现综合实力和水平的大踏步提升。
三年来,由集团公司研制的多项国家重点型号任务取得重大进展,飞行试验成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,计划任务完成率显著提升,新型号立项逐年增加,适应军地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要求的技术保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。
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盛典上,集团公司研制的11型导弹武器和多种型号装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,扬我国威、壮我军威,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。这11型导弹武器均为我国自主研制,既有可以垂直发射、全方位拦截来袭目标的新型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,也有新型中远程地地导弹,还有主要用于精确打击敌纵深内重要目标的新型陆基巡航导弹。这些导弹武器系统及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部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
作为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单位,航天科工始终坚持以航天防务为基业,导弹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一直处于领跑者的地位。现已基本形成了完备的航天防务装备体系,建立了完整的各类导弹武器系统技术开发和研制生产体系,大幅提升了核常兼备、近中远结合、多类型战斗部、精确制导的地地导弹武器系统和亚超结合、多平台、中远程、多种精确导引方式的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发生产能力,形成了全空域、多平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发生产能力,其产品初步构建起一个种类齐全、技术先进的中国导弹防御体系。
以“民”为先 产业大提速三年来,集团公司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,化“危”为“机”、“危”中寻“机”,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,全面推进军民结合产业,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,取得显著成效。
自2007年起,集团公司民用产业收入首次超过军用产业,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主业板块的集聚效应明显放大,占民用产业比重已达到50.3%。以防伪税控系统、卫星应用、测控技术和安保科技工程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稳步发展,卫星应用产品收入规模2009年比2006年增长4倍以上;以特种车和汽车零部件、应急救援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规模,特种车、改装车的收入2009年比2006年增长近3倍;电力、电子元器件和紧固件等工业基础件收入规模2009年比2006年增长4倍以上。
加快产业园区建设,发挥其特有的地域优势、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,成为集团公司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。目前,湖北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投产,以特种车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系列化、规模化;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项目中高新材料基地已开工建设;贵州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的万吨生物质柴油项目顺利投产,石油高端特种电机项目已开工建设;江苏、沈阳等地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。
三年来,航天科工高度重视军民结合项目的技术创新,积极推动军用技术成果转化,军工优势产品孵化培育喜见成效,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贡献突出。二院安保科技系统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、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庆典、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,仅2009年,新签合同就达到10亿元。九院摩托艇项目实现了产业化,重型平板车、矿山专用运输车打开了国内市场,替代了进口产品,并规模化进入国际市场。
目前,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中,民用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单位已达12家,其中超过20亿元的单位达到10家,这12家单位民用产业收入已占集团公司民用产业收入的94.6%。
来源:中国航天报-中国航天新闻网